关于 K 线来源的说法似乎比较统一,是由日本的米商在米市交易时发明的,借以分析米价走势。但 K 线的 K 的含义,Google 和百度了一下,信息很少,而且没有一致的解释,有说是其英文 Candle Stick Chart 中 Candle 的读音而来,有说是 K 线图的形态像字母 K,还有下面的两种解释:

解释1:

1990年,美国人史蒂夫·尼森以《阴线阳线》一书向西方金融界引进“日本K线图”,立即引起轰动,史蒂夫·尼森在《股票K线战法》一书中第一次向西方金 融界展示了日本长期以来具有强大生命力的4种技术分析手段,破解了日本金融界投资人的秘密,展示了蜡烛图、三线反转图、砖块图、折线图的魅力。史蒂夫·尼 森因此而被西方金融界誉为“K线之父”“K线”是阴阳线的统称,那么,为什么叫“K线”呢?实际上,在日本的“K”并不是写成“K”字,而是写做“罫” (日本音读kei),K线是“罫线”的读音,K线图称为“罫线”,西方以英文第一个字母“K”直译为“K”线,由此发展而来。

解释2:

K线图是日本大阪米商发明的,他们用这种蜡烛形状的符号记录米市的价格变化情况。后来被用于股票。在日语称呼股票叫:“株”,股份公司叫“株式会社”。株的日文发音念KABU,所以这种烛线图叫K线图。

不知道哪种才是正确的解释?